□點評:子強
  《廣州日報》載 記者暗訪廣州一系列卵子黑市發現,供卵者主要是大中專生,捐卵者一次能收穫數千到數萬元不等,不孕家庭要支付10萬元以上,其中差價落入中介手中。
  題外話:卵子並不是什麼稀缺資源,賣卵子的醫學風險是可控的,法律風險也很小,中介提供了買方和賣方信息,這是核心資源,而且承擔了絕大部分法律風險,所以,從純市場的角度看,中介的確應該拿大頭。卵子的需求值得同情和尊重,但交易卻是非法的,應該想辦法破除這個困境。
  《南方日報》載 廣東某高校規定將“公益勞動”作為必修課,要求學生參與不少於1周、至少30小時的志願時,計1學分,否則不予畢業。不少學生質疑,將志願活動與畢業證掛鉤,令志願服務變味。
  題外話:“某高校”的做法一點兒也不令人驚奇,這種“逼人行善”的做法無處不在,很多好事,都這麼變成壞事了。這是一代人知識結構和思維方式的問題,他們根本不懂什麼叫“志願”,也不懂什麼叫“自由”,什麼叫“自主”。現在的年輕人可能會好一些,可惜這個社會還沒有輪到他們做主。
  《廣州日報》載 廣州埃博拉疫情防控工作會議上,記者獲悉從廣州出入境的非洲籍人總計43.8萬人次,其中在廣州居住的實有非洲人約15570人,常住人口4096人左右,而非網上傳的50萬人。
  題外話:廣州人,特別是經常接觸非洲籍人聚集地區的廣州人,可能會對非洲籍群體的規模有感性的認識,但具體到底有多少,恐怕也說不清楚,“50萬人”的說法還是太過誇張了。出入境的數據很容易統計,常住人口統計起來困難一點,但我還是願意相信政府對基層信息的掌控。  (原標題:同城讀報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qo65qokws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