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潤珍(左二)在社區“居家養老服務中心”為打牌的老人支招。 李禮壹 攝
  楊軍 李禮壹 蔡東瀛
  【事跡】
  陳潤珍,今年53歲,1980年開始從事社區工作,從2002年起,一直擔任益陽市資陽區汽車路街道南嶽宮社區黨委書記。她帶領社區黨委一班人創先爭優,嘔心瀝血為社區、一片愛心為居民,把一個“下崗職工多、老弱病殘多、特困居民多,穩定就業人員少、居民生活來源少”的“三多兩少”老城區,帶成了全省文明社區。南嶽宮社區先後獲得國家、省及益陽市榮譽180餘項,去年被評為全國敬老模範社區、全國綜合減災模範社區。陳潤珍也被評為全國人民調解先進個人、“三湘孝親敬老之星”、“三八紅旗手”、先進黨務工作者等。
  【現場】
  “我們南嶽宮多虧有了陳潤珍,這是我們的福氣!”11月12日,在益陽市資陽區汽車路街道南嶽宮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,63歲的退休職工李夢嬌對記者說。
  李夢嬌正在和幾個街坊老姐妹打牌。她每天上午9時多就來這裡玩,花1.5元在這裡吃頓中餐,下午5時多回家。她說:“社區就是我們的家,這裡牌有玩的、飯有吃的,好過得很。”
  南嶽宮社區是老城區,60歲以上老人占居民總數的22%,其中有29名孤寡老人,平均年齡超過了70歲,大多行動不便。針對老年人的特點和需求,陳潤珍在社區辦公樓里建起了益陽市第一家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。中心除供老年人休閑娛樂、康復健身外,還有一個“老年人寄居室”,行動不便的老人在其家屬臨時外出或有急事時,可以暫時寄居在這裡,社區免費為其提供服務。
  告別玩興正酣的李夢嬌,記者隨陳潤珍來到社區“三點半學校”。陳潤珍雖是50多歲的人了,身材矮小,但走起路來腳底生風,她說這是長期練出來的。她經常穿行在社區28條大街小巷,瞭解居民情況,幫助解決實際困難。“三點半學校”就是為社區小學生提供托管、課外輔導等服務的地方。下午學校放學時,一些小學生的家長還在上班,學生獨自回家不安全,在外面玩耍又容易發生意外事故,陳潤珍就在社區辦公樓里專門騰出房間,建了這個“三點半學校”,除桌椅、板凳外,還購置了一些課外讀物。記者在“三點半學校”看到,十幾個小學生正在做作業,一旁有社區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對他們進行輔導和照料。陸續有一些下班早的家長來接孩子。一位家長說:“陳書記為我們做了一件好事,孩子在這裡我們放心。”
  南嶽宮社區還有一家“愛心超市”,是專為低保戶設立的,每個低保戶每月可以免費在這裡領取一定數量的大米、食用油和其他生活用品。社區工作人員石愛珍指著裡面的貨物說,這都是陳潤珍四處“化緣”弄來的。有一次聽說常德市有個寺廟樂善好施,陳潤珍就帶社區幹部趕過去,向寺廟主持介紹了南嶽宮社區特困居民的情況。主持以地方太遠、不瞭解實際情況為由,不願資助。陳潤珍軟磨硬泡,硬把主持請到南嶽宮來實地察看,最終寺廟給南嶽宮特困居民送來了15噸大米。
  記者感慨,在最基層的工作崗位上,陳潤珍堅守、付出30多年,實在不易。陳潤珍說:“我兩歲就死了娘,這麼多年來,社區的婆婆姥姥把我當親閨女看待,我得到的愛比我付出的要多得多。”  (原標題:社區居民貼心人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qo65qokws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